室。
里面闷了一股潮润的气息。她好像没有洗澡之后通风换气的习惯。
他预备走过去将窗户打开,想了想又觉得这个行为很徒劳,面无表情地走到洗手台前,拧开水龙头。
目光落在自己的那支洗面奶上。
有一个词叫记忆锚点,是指某个关键点、特殊事件、高频内容,或强烈情绪体验,有助于唤起某段相应的记忆。
不愿承认。但最早追溯,一切轨道偏移,就因它而起。
但好在,一切都还在可控范围。
戴上面具,藏起私心,扮好正确角色。
这一套他从四岁就开始练习,早就炉火纯青,没道理现在就做不好了。
后面几天,林檎晚上复习,白天考试,与他同一屋檐下生活,相安无事,维持着微妙而有分寸的关系。
考试周第五天。
下午有讲座,晚上跟课题组的几个人一起吃了顿饭。孟镜年人有点乏,饭桌上聊了什么已经不记得了,只知道自己应和得越发敷衍。
饭局结束,孟镜年第一时间赶回公寓。
身上有酒气,他在楼下吹了一会儿风,让气味散了些,方才上楼。
打开门,站在玄关处往里看去,很意外林檎人就在客厅,坐在茶几旁的地毯上。
林檎听见动静转头打了声招呼,“小舅,你回来了。”
孟镜年点点头,换了鞋走过去,才发现茶几上摆着一只小蛋糕,六寸大小,纯白色奶油裱了点花,样式简单,上面插了一支白色的蜡烛,还没点燃。
林檎看向他,“家里有打火机吗?”
“没有。”孟镜年有些疑惑,“今天谁过生日?"
林檎沉默了一瞬,低低地说:“我妈妈。”
孟镜年一怔。
他低头往茶几上扫了一眼,看见还有多余的蜡烛,拿起一支走进厨房,打开燃气灶,点燃拿出来,把蛋糕上的那支白色小蜡烛点燃。
“要关灯吗?”
林檎摇头。
孟镜年不说话,在她身旁的沙发上坐了下来,侧低下头往她脸上望去。
她正怔怔地望着蜡烛,“......给去世的人过生日,是不是有点奇怪。”
“不会。还在福利院的时候,我和我姐,也给父母过过。”
林檎转过头,“那后来......”
“去孟家以后,就不大好这样做了。”
“......是。”小小火苗摇曳在她脸上,“我听婶婶说,你那个时候,一定要跟她一起。”
孟镜年轻笑一声,“我姐真是,什么都说。”
弟两人进社区福利院那一年,孟镜年三岁,孟缨年十一岁。孟镜年一岁半时,生父因病去世,生母一个人拉扯两个小孩,无人帮衬,丈夫去世以后,罹患抑郁症,后发展为重度抑郁,实在承受不了精神折磨,服药自尽。两个小孩只剩下远
姐
亲,无人收养,就被送去了福利院。
年龄低的健康小孩,从来不愁领养。孟镜年刚被送去没多久,就有一对夫妻有此意向,但前提是只收养他一个??那时孟缨年已经十一岁,这样大的孩子,自然会担心养不熟,而且同时收养两个,经济压力也大了一倍。
但那时候孟镜年虽然才三岁,却出奇的固执,或许别的事理还不大明了,但听说要跟姐姐分开,怎么都不干,白天黑夜地守在姐姐房间,恨不得姐姐上学也要跟去。持续了一段时间,那对夫妻就放弃了,另外领养了一个四岁大的小女孩。
之后,陆续又来了几对夫妻,都被同时领养两个的条件劝退。眼看着院里最聪明可爱的小孩却要耽搁在那里,院长私下去找孟缨年,让她劝一劝弟弟,申请领养的家庭,条件都相当不错,跟他们去了未来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。
孟缨年仅剩的亲人就是弟弟,她又是硬气倔强的人,就跟院长说,还有七年她就考大学,她一定会考上最好的学校,自己给自己和弟弟争前程,无论升学、出国......她说到做到。
如此,又过了一年,结婚多年无所出的孟震卿和祝春宁去往福利院,见了这对姐弟。那时促使祝春宁下定决心,说服丈夫同时领养两个小孩的原因,是孟镜年看见他们手里的零食,明明馋得不了,却还是把姐姐的手紧紧攥住,坚决摇头,说我
不吃,我不和姐姐分开。
这样小的孩子,却这样有情有义,真是不得了。
“小舅,你会不会偶尔有这样的想法,觉得自己不识好歹......明明叔叔婶婶对我已经很好了,还是会觉得......”
“会。”
林檎倏然转头看他,“......真的吗?”
“你是不是想说,如果亲生父母还在,是不是有时候就不必这么辛苦,不必事事做到完美......”孟镜年将目光落在她脸上,话音也渐沉,有苦涩意味,“......不能做任何出格的事,出任何一点差错。”
心口骤然涌起一阵湍急的情绪,叫林檎僵硬地转过了目光??孟镜年的目光全然不是一贯的温和平静,格外幽深。
人面对未知的深渊不能不心生恐惧。
林檎平息心情,一口气吹灭蜡烛,取了下来,拿蛋糕刀将蛋糕一分为二,故作平静地转移话题:“我没有问过婶婶。你们原本 -->>
16、chapter16